11月12日 – 牧者心聲

人際溝通4條A

劉燕慧牧師

現今世代,是一個高科技、遠距離的世代。高科技的確帶來便利的溝通並豐富的娛樂但我們要留心,絕不要成為高科技的俘虜每當一靜下來就不由自主地「捽手機」、上網、玩電子遊戲機、「煲劇」人與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真摯溝通仍是十分需要珍惜與重視呢!

  1. Acknowledge (給予肯定 —精義是感激 )
    我們都容易看到別人的不足,卻看不到他們已付出的。因此,容易一開口就怪責他們沒有做甚麼,少去肯定他們已經付上的 。鼓勵大家,當下次又想開口責備、指出他人不是之前,試想想他們已經付出的,即或你認為微不足道,都樂於給予肯定,才能繼續打開溝通之門。

例如:一般來說,男士較沉默寡言,即或在職場承受多大壓力,都為著養妻活兒「頂下去」;職業婦女在職一份工,在家另一份工;家庭主婦全天候無休照顧家庭 一句從心底發出的「多謝您」、一份小禮物,足以滿室溫馨。

  1. Appreciate (欣賞 )
    有說外國人比較敢於直接表達,輕易就說出欣賞的話;不少中國人卻有所謂「怕讚壞左」的想法。看過不同的書籍,都認同在鼓勵、欣賞和被接納的環境下成長的人, 更能建立自信、更懂得欣賞別人。因此,鼓勵對身 邊的 人多講欣賞的話,講得具體、有基礎,而不是胡扯。

例如:欣賞身邊的人有禮貌的回應;欣賞事奉夥伴為服侍主所作出的預備…

  1. Ask (提問 —精義是澄清 )
   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容易產生誤會,一個眼神、一句說話,都可有十分不同的解讀。所謂「言者無心,聽者有意」,鼓勵大家要正面溝通,以提問 精義是澄清 代替猜測,不會以猜測當事實,更不會以訛傳訛,以免造成更深的誤會。

例如:見到別人沒精打采,一句簡單的 問候:「最近一切安好嗎?」;短訊內的溝通沒有語氣,可多加一句:「不知我有沒有理解錯你的意思,你的意思是否 …………?」

  1. Apologize (道歉 )
    家人是最親的人,可是,也是我們以最銳利的說話、最嚴苛對待的人。一個不小心、一時衝動,最快傷害到的,往往就是身邊最親的人。 在溝通過程中, 勇於向人承認錯誤,真誠的道歉才能打動人心 一句「對不起」,相信不用舉例,只要願意,大家都懂得講的。

但願主的愛激勵我們珍惜、重視人與人之間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真摯溝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