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聖餐看「愛的操練」
劉燕慧牧師
隨著信主的年日增長,我對神的認識加深了嗎?關係也是否密切呢?另外,當我們參與教會的日子增長了,我對神、對弟兄姊妹的認識與關係也是否深厚了?
教會每月舉行一次聖餐崇拜,讓我們從哥林多前書一同領受主的教導,彼此學習與提醒。哥林多前書處理哥林多教會內不同的情況,從第十一章見到,聖餐秩序正出現一個嚴重問題。保羅針對當時舉行聖餐所犯的毛病,引用了耶穌基督設立聖餐的傳統,去糾正混亂聖餐的情況。
當時主要的問題,應該是出自在守聖餐時的愛筵。我們教會都有舉行過「愛筵」,一群信徒彼此分享食物,藉一起吃喝彼此相交。我們的愛筵,是獨立於聖餐。但早期教會是很不一樣的。他們守聖餐時,是先擘餅,然後進行愛筵,最後才分杯。餅與杯,有愛筵相隔。
「聚會」這個詞語,在十一章17—34節出現了5次之多,強調整件「混亂聖餐事件」,是信徒在教會聚會時發生的。信徒在教會相聚,卻竟然在他們中間「有分門結黨的事」。
當時的教會都在信徒家中聚會。試想想,家主可能是個富有人,但參加者有富有的,也有貧窮的。當時的社交生活,是分門別類的,富有人聚集在一起。可悲的是,在信徒當中,都反映了階級觀念的情況:家主與富有人聚集在一起,先把愛筵的食物吃得一乾二淨,完全不顧被忽略的貧者及其他的信徒;貧窮的卻得不到照顧,因此要捱餓。這違返了愛筵的精神。如此混亂,保羅因此作出嚴厲的指正。
講到主內一家,我們可以嘗試留意一下,自己有否不知不覺將弟兄姊妹分門別類呢?其實,團契與團契之間,可以嘗試安排跨團活動呢。即或大家背景不一樣,嘗試以真誠去關心別人,建立主內情誼啊!
我相信大家在教會,都會見到不少新面孔。鼓勵大家可以嘗試,開放自己,主動去接觸、認識這些新朋友,讓他們不會感到自己只是個「圈外人」。若然不知不覺地經營了「小圈子」,試下憑著主的愛,打開這個「小圈子」,學習接納不同的人。的確需要付出心力的,然而,在神的家中,就是要學習彼此相愛呢,放膽去試,會越練越收放自如的。
求主幫助我們,讓我們在聖餐中學習到愛的真義,並一同在樂富家實踐愛的功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