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3日 – 牧者心聲

饒恕的功課

林麗盈傳道

饒恕是人生必經的一課,上星期看了電影<不赦之罪> 也讓我對這功課有一點反思。(以下不含劇透,請安心享用:P)

饒恕的重點不在於重新接納加害者,重點更在於放過自己—-能夠放下怨恨,在未來的日子活得更自在。

被傷害之後,有情緒是正常不過的表現。坦誠面對自己的悲傷、失望和憤怒,才是饒恕之路的開始。我也曾試過被人直接言語刺傷,縱然已經有心理準備,也明知道對方是無心之言,但眼淚就是不受控的直接掉下來。我知道自己並不是想責怪 對方,也更知道自己並不是刻意想做戲給對方知道自己受傷。後來我想到一個類似的經驗:這就像在巴士上,不慎被一位失去平衡的長者踩到腳掌,來不及反應,已經痛得眼淚直流。原來,負面情緒並非軟弱或小氣的表現,卻只是身體最自然的反應。

以色列的大衛王曾寫過一首悔罪詩。「神啊,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!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。」(詩五十一1)大衛深深對自己所犯的罪感到悔恨,懇求上主塗抹、洗淨他所犯的罪。他明白自己的罪不但傷害了人,更得罪了神。「我是在罪孽裏生的,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。」(詩五十一5)大衛犯罪的經歷更讓他意識到,人是無法獨力勝過罪惡的轄制。大衛不只是需要離開犯罪的行為,更需要神的憐憫,方能脫離這個不斷被罪惡影響的生命處境。大衛如此向上主禱告並不代表他要逃避人間犯罪後的責任,他也在禱告中強調他犯了「流人血的罪」(詩五十一14)。整首詩歌也流露出他犯罪後內心得不到安寧的悔疚,因此祈求神潔淨他的生命,使他重新得到救恩之樂。

神並不漠視我們曾經歷過的傷害。主耶穌背負十字架,承受極深的痛苦,同時也完成了極大的救贖。祂不只是赦免我們 的罪,更醫治我們的創傷。當我們選擇饒恕,不是因為對方 值得,而是因為我們自己也曾深深被神饒恕,讓我們能夠在 神的恩典中得到選擇的自由—選擇放下怨恨的權利,放過 自己,繼續輕省上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