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關係?沒關係? 團契小組生活的再思
林麗盈傳道
「有關係」這三個字,聽起來簡單,但卻是教會群體能否成為「家」的關鍵。很多時候,我們以為每星期固定在教會見一見,就是「有關係」。但那未必是真正的連結。
我觀察到,弟兄姊妹在團契小組裡常有掙扎:有些人覺得「冇咩啱傾的人」,所以選擇沉默;有些人因為「好少同性別的朋友」,難以打開心窗;也有人覺得小組裡總有一兩個「好KAM(奇怪)」的人,令自己不太自在。於是,大家慢慢傾向只跟自己最熟悉、感覺舒服的人互動和交往。這樣的群體關係,雖然沒有衝突,卻也缺少了深度。
保羅談論主內的關係,常與「彼此」有關:彼此相愛(約13:34)、重擔要互相擔當(加6:2)、彼此建立、互相勸勉 (腓2:1)。這些指向的都不是表面的關係,更多的是需要主動的付出、需要學習投入時間、需要冒險打開自己。真正的「有關係」,不是找到「最啱傾的人」,而是願意在主裡實踐彼此接納、互相成全。
團契小組的使命,不只是提供一個舒服的聚會環境,而是成為一個屬靈的家。家裡當然會有不同性格的人,甚至有時會覺得「難頂」。但正因如此,我們才學習彼此忍耐、彼此饒恕、彼此相愛。若我們只把小組當作「旅客式」的停留,遇到不滿就投訴或離開,那麼關係就永遠停留在表面。但若我們願意視彼此為「家人」,就算有摩擦,也仍然選擇同行,並且盡力參與和改變。
弟兄姊妹,你覺得自己小組的文化和氣氛,是追求停留舒服?還是願意為彼此付出?請為你的小組禱告,求主更新我們的心,讓我們不只是每星期「見一見」的弟兄姊妹,而是建立真正「有關係」的屬靈群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