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2日 – 牧者心聲

小教會也能做大事? 社會關懷的再思

林麗盈傳道

「我們只是百多人的小教會,真的需要做社會關懷嗎?」在資源有限、人手緊張的情況下,社會關懷似乎成了「大機構」的事。但這樣的想法,是否忽略了教會的本質與使命?

教會不只是傳福音的地方,更是活出福音的群體。若我們只在 教會內敬拜,卻對教會外的需要視而不見,那麼我們的信仰 是否已經脫鈎?

事實上,樂富家也曾參與不少的社會關懷工作,大家有印象嗎:長者剪髮、小學功輔班、與機構合作舉行英文拼音班、「樂」黎和你Boxing Day、松柏團定期到樂富護老院「開組」……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,卻是對社區需要的回應。

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梁國全傳道在<迎向社會關懷的呼召> 一文的中,寫出教會應有的角色:
昔日耶穌走遍各城各鄉,與弱勢同行,也勇於指責宗教的 偽善;面對政權打壓與拘禁,祂顯出温柔與堅定,回應召命。 同樣, 教會在行動中活出真信仰,敢於迎向社會關懷的 呼召。(註一)

社會關懷不只是「幫人」,更是「與人同行」。神帶領樂富家 札根於基層與老齡化的社區環境中,教會的臨在本身就是一種 見證,讓人從教會、弟兄姊妹的行動中真實體會耶穌基督的愛和服事。我們不需要等到資源充足才開始,而是要在有限中 忠心。我們不需要做到每個社會議題也表態,卻也當敏銳社會的弱勢呼聲,按能力有所回應。社會關懷不是附加選項,而是信仰的延伸,祈盼神使用樂富家在行動中活出福音。

註一:
梁國全(2017年8月31日)。迎向社會關懷的呼召。時代論壇。取自 https://occr.christiantimes.org.hk/Common/Reader/News/ShowNews.jsp?Nid=152465&Pid=104&Version=0&Cid=2053&Charset=big5_hkscs (檢索日:2025年10月9日)